广西艺术学院召开广西社科界智库重点课题成果发布会暨2021年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开题研讨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汤晓山 简历 广西艺术学院召开广西社科界智库重点课题成果发布会暨2021年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开题研讨会

广西艺术学院召开广西社科界智库重点课题成果发布会暨2021年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开题研讨会

#广西艺术学院召开广西社科界智库重点课题成果发布会暨2021年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开题研讨会|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1年5月22日,广西艺术学院东盟艺术研究院、人文学院联合举办的2020年广西社科界智库重点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面向东盟对外形象建构和传播研究成果”发布会暨2021年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中国与东南亚影视传播机制与引导策略研究”开题研讨会在广西南宁隆重举行。会议特别邀请厦门理工学院副校长 赵振祥教授、广西壮族自治区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正宁、云南大学单晓红教授、广西大学易文教授、广西壮族自治区社科联学术部刘浩宇、零点有数科技集团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副总经理赵雷前来研讨。

 

广西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侯道辉教授为会议致辞

广西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侯道辉教授为会议致辞说,我校历来重视整合、利用学科专业优势与东盟地缘优势,在对东盟的文化交流合作实践与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未来将继续坚持“扎根本土,面向东盟”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他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的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能够进一步扎实面向东盟的理论研究,为我校参与政府决策咨询和提升话语权、我校的学科建设和博士点立项单位建设贡献力量。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曾娇琳以及校内外师生近百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广西艺术学院教务处处长罗幸教授现场发布研究成果报告

本次研讨会分为调查报告发布和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开题研讨两大板块。研讨会的上半场由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谢仁敏教授主持。2020年广西社科界智库重点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面向东盟对外形象建构和传播研究成果”负责人、广西艺术学院教务处处长罗幸教授发布了《2020年“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面向东盟对外形象建构和传播研究成果报告》。报告以广西企业品牌为主线,以点及面地梳理当前广西在东盟的经济形象现状和存在问题,以打好政策“组合拳”、促进人才交流与互动、搭载社交媒体平台、开拓传统基建领域市场等方面作为突破口,提出广西面向东盟的话语权建构和影响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厦门理工学院副校长 赵振祥教授

厦门理工学院副校长、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赵振祥教授对报告进行了点评。赵振祥教授首先肯定了项目的研究成果,对样本量的充足性和5个样本国家选择的代表性表示认可。认为东盟各国的对华态度、经济、文化、对广西的知晓度各不相同,将对品牌传播带来影响。从政治经济学角度看,各个国家对华态度应成为对外形象建构和传播研究的重要维度。该研究切合实际,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最后赵振祥教授提出应对中国与东南亚各国“近而不亲”的历史、政治、文化原因深入挖掘。他指出除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外,应加强文化搭台、经贸唱戏,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软化人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正宁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正宁认为,本次研究是学界与业界一次良好的合作、交流机会。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与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艺术学院进行了大量合作,本次合作尤为深入,得到了广电总局的大力支持。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媒体“做友好交往的传播者、务实合作的推动者、和谐共处的守望者”的期许,本年将举办中国东盟电视周、中国东盟青年创作营、中国东盟短视频大赛等一系列活动,为研究和人才培养搭建平台。希望能够从理论层面再次回到实践层面,用课题成果引导实践工作,进行创新式合作。

 

云南大学 单晓红教授

云南大学单晓红教授从企业行为和国家影响的关系出发,认为报告具有跨学科性,研究方法规范,研究设计合理,对未来工作有很强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她提出三点建议:其一,课题可以基于东盟各国民众的不同需求,来对广西对外投资、企业走出去做进一步的延伸研究;其二,在经贸领域,我们国家缺乏与国际组织的合作,未来可以通过加强合作,寻找解决东盟投资困境的突破口;其三,协调文化传播与经贸交流,讲述企业、员工的故事,传播国家形象。

 

零点有数科技集团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副总经理 赵雷

零点有数科技集团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副总经理赵雷从行业的角度肯定了报告的创新性,赞扬了统计成果的价值。他指出,广西的品牌虽然知名度偏低,但在购买人群中的美誉度较高,这是广西品牌的特点,既是劣势也是优势。他建议,报告不仅要做to C的研究,还应该做针对企业、企业家、经贸机构的to B的研究,帮助广西品牌更好地破壁与出圈。

 

广西壮族自治区社科联学术部 刘浩宇

广西壮族自治区社科联学术部刘浩宇从政府科研管理机构的角度肯定了研究成果的意义。他表示报告的调研结果、对策建议等对政府的决策有很大的帮助。希望课题组能够针对新的变化做持续深入的研究。

 

广西大学 易文教授

广西大学易文教授首先肯定了选题的针对性与创新性,指出选题突破了新闻传播学从媒体角度研究国家形象的框架,接着高度赞赏了课题组使用科学规范的调查方法,获得了扎实可靠的数据,同时对广西企业如何发挥在对东盟的地缘优势以及市场主体走出去的过程中政府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提出了思考。

 

广西艺术学院科研处处长 陶雄军教授

广西艺术学院科研处处长陶雄军教授指出该项目契合国家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研究意义,选题逻辑、研究策略、成果设定有很好的启发性,体现了广西艺术学院东盟艺术的研究特色和研究优势。科研创作处将进一步支持研究成果的转化,多维度地挖掘科研育人、学科建设的作用,同时希望课题组高质量、高标准按时完成科研项目,进一步争取更高级别的科研项目。

 

广西艺术学院 汤晓山教授

广西艺术学院汤晓山教授认为课题以更具体的载体扩展了研究内容,使研究更有着力点,体现了地区形象在经贸合作、品牌传播中的作用。RCEP的签署是中国在东盟国家形象构建的重要环节。汤教授提出课题相关方面的研究要具有深入性和拓展性,互联网在东盟的发展状况有更多具体内容值得探究。要利用好东盟国家的社交媒体传播中国国家形象,细化广西形象的传播策略。

 

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 谢仁敏教授主持研讨会开幕式并发言

研讨会下半场由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黄露教授主持。首先,罗幸教授对2021年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中国与东南亚影视传播机制与引导策略研究》研究内容、研究设想、主体思路及研究进展进行介绍,表示选题以增强广西的文化软实力为出发点,受到了中国-东盟电视周的启发,并与广西广电总局达成合作,希望各位专家给出建议。

 

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 黄露教授主持研讨会

零点有数科技集团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副总经理赵雷进一步介绍了问卷调查设计的思路,他梳理了中国对东南亚影视的需求,以及中国影视走出去的情况。他提到,中国的宫斗剧受到东南亚人民的喜爱,但是对历史的解读有失偏颇,可能会影响东南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基于此,他们通过比较性研究梳理东南亚对中国影视剧的接受情况,针对东南亚民众的观看习惯、基本受众偏好、既有影视节目满意度等内容展开调查分析。

云南大学单晓红教授认为使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影视传播机制的内涵是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并且对调查问卷国别的选择应综合考虑。针对民间字幕组,她提出如何看待字幕组盗版视频以及如何把关字幕组对影片的选择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最后,她认为影视对外传播离不开流行文化的传播,可以软化传播的政治色彩,让传播内容对年轻人更具渗透力。因此可以将流行元素的传播纳入影视传播机制的研究中。

广西大学易文教授从提高文化软实力等角度肯定了选题的意义,表示在影视剧传播机制与渠道上,民间层面已经超越了国家政府层面,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研究可以增加民间层面的内容,并在问卷的表述上能够更加贴近当地语言,易于受众接受。

 

研讨会现场

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谢仁敏非常看好项目选题,指出影视剧是富含文化信息的文化产品,该选题非常精准。从方法论上肯定了量化研究的方法是对传统研究方法有益的补充。现实意义上,该选题对相关从业者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对中国社交媒体走出去有借鉴意义。此外,他在研究方法上也提出了一些意见,指出在调查问卷的受众选择上应该全面考虑,确保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也可以对影视作品的点赞、评论、转发进行一些关键词的分析,在数据收集之外做一些半结构式访谈。

 

广西艺术学院 韦铀教授

广西艺术学院韦铀教授认为影视剧对于民众来讲是日常宣传的一个重要阵地,对民众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针对研究方案,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问卷增加一些从符号的角度进行研究,因为受众对于影视作品是根据符号进行选择性记忆和理解的,比如一些景物、人物、城市等等,通过符号相关问题的设计,可以提高研究的立体度和丰富度。二是影视歌曲的在传播上具有快速、持久的特性,在问题的设计上可以从影视歌曲上进行落脚研究,对于课题的引导策略的提出会更具有指导性。

 

广西艺术学院 黎学锐研究员、广西艺术学院 杜晓杰副教授

广西艺术学院黎学锐研究员指出,科学、详实、权威的数据对基础研究很重要,该课题研究中国的影视剧怎么走进东南亚、东南亚国家如何对影视剧进行筛选把关很有意义,很期待看到有扎实数据支撑的研究成果。此外他结合自己的研究案例对问卷细节提出了一些专业性的建议,如目前的问卷内容偏重受众感受,还应该结合影视剧传播机制进行设计,其次应进一步明确问卷受众。

广西艺术学院杜晓杰副教授指出,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传播受众不一样,要根据传播主体的情况分类传播,广西的优势产业如基建产业不适合新媒体传播,而适合传统媒体传播,应该加强基建产业在电视媒体的宣传。他还指出广西应以影视、动漫作品为着力点,加强文化产品的输出,提升文化产品对外输出能力。

厦门理工学院副校长、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赵振祥教授进行学术总结,对项目的研究设计表示肯定,认为该研究首先具有很好的传承关系,数据获取实属不易,应提升数据关联性、完整性,更好的建设东盟高端智库;他也对项目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可进行传播主体的探讨,强化影视传媒公司等民间力量,弱化官方背景,进行更多的民间文化交流;应从时尚传播视角出发,将时尚元素、中国文化元素融入服装设计、产品包装、科技智能产品当中,增强文化理念的传达。针对华侨和海外友人的问卷、访谈问题设计应尽可能简单,以防出现理解的偏差。从研讨会可以看出课题组扎实的研究基础,成果可期,期待课题组未来的系列成果。

 

项目组成员和与会嘉宾合影

本次会议研讨的两项课题是罗幸教授及其课题团队在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丝路精神”下中国国家形象在东盟国家的传播策略研究》的系列延伸,是面向东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细致的探索。研讨会现场气氛热烈,学术观点纷涌,与全国兄弟院校、科研院所、新闻单位探讨研究方法,必将推动我校面向东盟的科学研究取得新发展、新突破,将成为我校学科建设打造面向东盟特色的又一重要成果。

东盟艺术研究院

东盟艺术研究院是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RCEP协议,落实“人心相通”工程,而设立的新型特色智库研究机构。东盟艺术研究院立足社会需求与学科建设需要,积极探索和实践东盟艺术研究和中国-东盟文化艺术合作交流,力争建设成为国内知名文化艺术类新型智库。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